心理研究:一個手機APP,就能改變你的性格
發(fā)布時間:2021-05-21
瀏覽次數(shù):1195
心理研究:一個手機APP,就能改變你的性格


圖片來源:Pixabay
幾年前,瑞士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的一名學生Sibill Schilter得知,她的學校正在招募人員,以測試一款智能手機APP能否能幫助人們改變他們的性格特質(zhì)。作為展現(xiàn)人們思維、情感和行為的形態(tài)模式,人類的性格特質(zhì)通常被分為五類,亦稱“大五人格”(the “big five”):開放性、公正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經(jīng)質(zhì)。
為了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好奇心的促使下,Schilter報名參加了這個項目。她覺得自己的性格可能有些太過隨和了,她自述道:“我是那種總想讓身邊每個人都感到滿意的人。但其實我想讓自己變得更懂得說‘不’,尤其是遇到那些自己內(nèi)心抗拒的事情的時候。”
數(shù)十年來,心理學家們一直在爭論,人們的性格特質(zhì)到底是固定的還是可變的。此次 Schilter 所參加的研究就希望弄清楚,如果一個人連續(xù)三個月每天使用這款 APP,是否足以讓性格特質(zhì)產(chǎn)生明顯且持久的變化。
這款被命名為“桃子”(Peach,取自 PErsonality coACH,即“性格教練”)的APP,其工作原理類似于將日記本、控制面板和短信發(fā)送器整合在一起。在控制面板中,用戶可以看到他們所設目標的概述、能夠顯示其進度的日歷、以及本周的任務安排。比如,一些想要變得更加勤勉的用戶可能會在下課后被分配做一個小時的家庭作業(yè)。每天,APP會向用戶發(fā)送兩次通知來提醒他們(完成任務),如果用戶取得了進展,它就會在控制面板上有所顯示。
用戶還可以與該軟件內(nèi)的數(shù)字教練進行對話,談論他們的日常活動。那是一個同樣被稱作為“桃子”的聊天機器人,它會詢問用戶最近正在做些什么任務,或者詢問他們的壓力大不大。用戶還可以選擇每天寫下日記,對上述五個主要性格特質(zhì)進行每日的自我評估。比如:你會怎樣描述今天的自己?是害羞還是外向?


“桃子” APP 的使用界面。
圖片來源:Stieger, M., Ni?en, M., Rüegger, D. et al. PEACH, a smartphone- and conversational agent-based coaching intervention for intentional personality change: study protocol of a randomized, wait-list controlled trial. BMC Psychol 6, 43 (2018).
通過實驗,研究人員最終得出結(jié)論:這款APP確實有效。相關研究結(jié)果于2021年2月發(fā)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據(jù)介紹,這項研究共有1523名志愿者參與。與對照組相比,接受智能手機干預被試的自我報告顯示,他們的性格特質(zhì)往他們的目標方向更近了一步。總體而言,參與者的朋友、家人和親密伙伴在自愿觀察他們的過程中也注意到了他們性格的變化,在研究結(jié)束三個月內(nèi),參與者和觀察者都報告稱這種變化持續(xù)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根據(jù)觀察者的報告,那些想要增強某一特質(zhì)的人發(fā)生了十分顯著的變化,而對于那些想要減弱某一特質(zhì)的人,其變化卻并不大。這表明,相比于消除某一特性,當一個人增強某一特性時,其他人可能更容易觀察到。
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美國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生命發(fā)展心理學實驗室(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Laboratory)的博士后研究員Mirjam Stieger稱,當用戶每天與“桃子”APP多次互動時,這種干預行為的“高劑量”特性,是推動性格改變的關鍵。“這就是‘重復’的力量!”
項目PI、蘇黎世大學的心理學教授Mathias Allemand對此表示贊同,并補充說,人們可能嘗試的其他干預手段通常并沒有那么密集的頻率,比如看心理醫(yī)生或參加冥想課程,一般都是每一到兩周進行一次。而這款APP的可達性、可用性和可變性,讓它變得更具吸引力,比如用戶可以每天和“桃子”進行不同的對話。Allemand對此評價說:“這就好比你的口袋里同時擁有了一部智能手機和一個能陪你聊天的教練?!?br> Schilter也認可這一觀點:“我真的很喜歡這款軟件,因為每周都會有一個新目標等著你去追求。而且智能手機便于隨身攜帶,因此沒有那么多使用上的障礙。”
不過,Schilter也承認自己并不總能完美地遵守APP給出的指令。有幾周她能夠完成APP分配給她的任務,有時就不能。比如,她順利完成的任務包括:在別人讓她做一些她不想做的事情時表示拒絕,以及寫下自己未來五年想要完成或者經(jīng)歷的事情。失敗的任務則包括不讓別人插隊,那是因為當時就沒有人想插隊(這是在Covid-19暴發(fā)之前,那時陌生人之間還沒有安全距離一說)。但她說,使用這個APP確實讓她對過去發(fā)生過的事情進行了反思。


圖片來源:pixabay
Allemand說,這款APP的作用之一,是提醒人們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和他們想要達到的目標之間的差異。無論是通過自我評估還是完成每周任務,如果用戶沒有朝著他們設定的目標發(fā)展,儀表板上的圖標將閃爍黃色(毫無改變)或是紅色(與預期目標背道而馳)。就像接受咨詢一樣,APP可以通過讓人們保持工作狀態(tài)和參與度來幫助他們對自己的決定負責。
在實驗的最終階段,APP通知Schilter,她已經(jīng)成功實現(xiàn)了自己所期望的目標,不再是一個“太”好說話的人了:儀表盤因此亮起綠燈,并給她發(fā)送了一個鼓勵的信息,提醒她繼續(xù)練習這項技能。Schilter說:“現(xiàn)在,我更善于堅持自己的觀點,或者在我覺得對某件事不適時表達自己的感受。此外,在某些情況下,我感覺自己不表現(xiàn)得那么隨和也沒有什么不妥?!?br> 在此次活動中,Schilter的觀察者朋友們填寫了三份關于她性格的在線調(diào)查:一份是在她使用該APP之前的一周(作為預測試),一份是在10周使用期結(jié)束后的第一周(作為后測試),還有一份是在使用期結(jié)束的三個月后。研究結(jié)束后,通過給她的表現(xiàn)打分,他們認為Schilter能夠更好地堅持自己的想法了。
雖然一些專家仍然認為性格是固定的,但如今“大多數(shù)的專家相信,人的一生中性格特質(zhì)會發(fā)生變化。”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心理學教授Brent Roberts提出上述觀點,他同樣也是這項研究論文的合著者。
美國休斯敦大學(University of Houston)社會心理學助理教授Rodica Damian并未參加此次項目,但對這一觀點表示贊同:“人們的性格會在日趨成熟中發(fā)生變化。例如,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為了應對生活,大多數(shù)人會變得更認真、更隨和、不再那么神經(jīng)質(zhì)?!?br> 然而,專家強調(diào),由于對某些情況或生活的某些方面不滿意,有一些人有些人必須要改變自己的性格。這種改變最終來自于他們自身。Allemand 說道:“其實,改變?nèi)藗兊牟⒉皇茿PP,而是人們自己。APP只是達到該目的的一種手段而已?!?br> 作為此次項目的參與者,Schilter也有同樣的感受:“你必須想要改變。你必須反省自身。你必須每天都能有一些時間(去做這些事),不用太多,但它仍要占據(jù)你日常生活中的幾分鐘時間?!?br> Damian表示,她對這項研究印象深刻。相較于其他治療方法,她認為:“這項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有據(jù)可依。它有可能提供一種更易于獲取的干預手段,這有助于進行快速的、個性化的改變?!北M管如此,她也指出,因為隨訪期為12周,所以“我們還不知道在這之后,這種變化會持續(xù)多久”。
因此,Stieger和Allemand希望通過觀察一部分被試來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他們將在一年后通過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提供相關數(shù)據(jù)信息。此外,研究小組還從用戶的智能手機中收集了一些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被稱為“數(shù)字足跡”(digital footprints),其中包括他們發(fā)送和接收的電話和短信數(shù)量,以及通過藍牙功能檢測到的附近設備的數(shù)量。研究人員計劃檢驗諸如撥打更多電話或發(fā)送更多短信等指標是否能表明某人變得更加外向。
撰文:Kasra Zarei
翻譯:許楚楚
審校:魏瀟
引進來源:wired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