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只猴,它像蜘蛛,能用 “ 第五只手” 撿花生米大小的東西,還能預報降雨,它還有哪些神奇之處,一起去看看吧!在北京動物園西區(qū)西側長臂猿館的兩個北白頰長臂猿展區(qū)之間,居然夾著一個蜘蛛猴展區(qū),這里展示的是原產于南美洲熱帶森林中的棕頭蜘蛛猴。我國有蜘蛛猴展出的另一個動物園是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展出的種類是紅臉蜘蛛猴。
欣賞蜘蛛猴,最主要的當然是看它的尾巴。這個動物界最奇特的功能多樣、富于纏繞性的尾巴不僅比它的身體長將近一倍,而且在尾巴末端的腹面有20厘米是光禿無毛的,形成一個長條形的裸區(qū),上面還有一道道“指紋”一樣的皺褶,能夠增加摩擦力,并且具有敏感的神經末梢,實際上起了“第五只手”的作用,甚至可以撿起一?;ㄉ状笮〉臇|西。
它的軀體、四肢也是又細又長,再加上一條長長的尾巴,當它高高地凌空吊懸在樹梢上的時候,遠遠望去宛如一只巨大的蜘蛛,因而得名。
當蜘蛛猴在林間向前攀行時,總是用尾巴先抓住一根樹枝或一根藤蔓,然后將身體飄蕩過去,躥到另一棵樹上。在跳躍的時候,尾巴朝后翹起,起著舵的作用。這條尾巴時而盤卷尾尖,時而又散開,像手一樣靈巧自如。當前肢攀緣不及時,它就迅速伸出尾巴去采摘或拾取食物。
在進食的時候,它常把尾巴的前端纏繞在樹枝上,將身體穩(wěn)穩(wěn)地懸掛著,手腳并用地往嘴里塞食物。睡覺時它也是用尾巴倒掛著身體。此外,它的尾巴還有調節(jié)體溫的作用。天氣炎熱時,尾巴成了散熱器,仿佛大象利用耳朵、家狗利用舌頭散熱一樣;天氣轉涼時,它尾部的動脈血可以不流過小血管而直接回到體內,使它的身體的熱量免受損失。
在著名的童話“猴子撈月亮”中描寫了一個猴子將尾巴掛在另一個猴的脖子上,互相連接綴成一條長串到河里去撈月亮故事,這些十分頑皮而可愛的猴子的原型大概就是蜘蛛猴這類尾巴又長又彎又靈活的猴子。
事實上,生活于南美洲的許多樹棲哺乳動物的尾巴都能不同程度地卷曲,其中蜘蛛猴的卷尾最為完善,將諸多的功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這種現象迄今還沒有一個完全令人滿意的解釋,有人推測這是由于熱帶樹棲動物對雨林里茂密的藤本植物的一種適應。
因為在相對開闊的森林中,樹棲動物容易在樹林間進行跳躍,平直的尾巴具有維持身體平衡的功能;而在茂密的熱帶雨林中,樹棲動物的跳躍受到限制,卷曲的尾巴則可以協(xié)助動物進行移動和采食。
全面地欣賞一下蜘蛛猴的身體,我們會感覺它比較瘦小、苗條,體態(tài)輕盈,體長在40-60厘米之間,體重僅有6-9千克。它的頭部比較小,頸部較短,四肢細長;后肢比前肢長,大拇指已經退化,其他指、趾修長而彎曲,所有指(趾)上均有指(趾)甲。頭頂上的毛聳立,形成有趣的毛蓋。
在圓臉的中央長著一個扁扁的鼻子,鼻間隔寬闊,左右鼻孔距離甚遠,并且向兩側開口,因此屬于闊鼻猴類。棕頭蜘蛛猴的面部裸露無毛,眼周有淺色的眼圈。
紅臉蜘蛛猴的面部帶有粉紅色的條紋,它也因此得名。
棕頭蜘蛛猴全身毛色大多為具有光澤的棕黑色,腹部為棕黃色,四肢和尾巴呈黑色。紅臉蜘蛛猴全身毛色大多為具有光澤的棕黑色,腹部為棕黃色,四肢和尾巴呈黑色。
蜘蛛猴共有7種,均產于中南美熱帶森林中,它們也特別適于樹棲的生活,常在樹上用四肢行走,偶有直立行走,行動敏捷,能迅速在樹間跳躍,其靈敏性僅次于長臂猿,這也許就是北京動物園讓棕頭蜘蛛猴與長臂猿相鄰展出的一個理由吧。
在野外,蜘蛛猴時常出沒在高聳入云、遮天蔽日、參差交錯的林木枝椏之間。它善于在樹上攀援、來回跳躍和游蕩,跳躍能力很強,一般能越過10多米的距離。由于它的拇指已經退化,僅有骨節(jié)的痕跡,所以只能用前肢的四指抓握樹枝,在大的樹枝上行動時則是手腳并用,采用獨特的“臂行法”,動作十分敏捷。
如果攀援的樹枝突然折斷,它就會像魔術師一樣,眨眼之間已經跳躍到10米開外的另一棵樹上去了,這種轉瞬之間化險為夷的本領常常令人瞠目結舌,嘆為觀止。
蜘蛛猴屬于晝行性動物,平時顯得性情怯懦,害怕寒冷。性喜群棲,群體是有分有合的家族方式,每群大約20只,群體成員之間的關系也比較松散,白天通常是3-6只分散在一棵或幾棵樹上,極少能見到更多的家族成員聚在一起,但彼此之間還是有相互理毛等友好的行為。
到了傍晚,整個家族才聚集在一起過夜。但雄性在維護自己的領地的時候也顯得十分兇猛,經常用唾液涂抹樹干來劃定領地,如果發(fā)現入侵者,便首先在幾十米高的大樹頂尖上發(fā)出干咳般的叫聲,以示警告,如果入侵者還沒有馬上離開,就折斷碗口粗的樹枝,向入侵者猛砸過去,發(fā)出更為激烈的嘶叫,并且狠命地搖動樹枝,緊接著便以其特有的蕩臂移動方式向入侵者騰躍過來。
蜘蛛猴所有門齒都呈鑿狀,沒有齒尖,最后一顆臼齒很小,有的種類甚至消失。以樹葉、水果、漿果和堅果等各種植物性食物為主,尤其嗜食無花果類和棕櫚果實等,其次是吃樹葉,偶爾也捕食昆蟲和蠕蟲等,食量很大。由于在一個地區(qū)內花和水果等主要食物是有限的,為了避免在其家族內部成員之間產生爭奪食物的現象,只好采取分開取的方式來適應環(huán)境。通常,它們在一個地區(qū)棲息幾個星期,然后搬到另一個地方居住,在一些干燥的地區(qū),為了尋找食物它們可以一天前進18千米。而夜晚整個家族聚合在一起則可以有效地發(fā)現和防御它的天敵——樹棲貓科動物的襲擊。
蜘蛛猴的家族成員在距離較遠時,就通過不時地發(fā)出長長的嘯叫聲以保持聯(lián)系,尤其是在每天清晨或暴雨來臨之前,以至于當地土著人中有“蛛猴叫,大雨到”的說法。
蜘蛛猴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jié),雌獸的孕期約為4個半月,每隔2-3年繁殖一次,每胎僅產1仔。幼仔出生后,需要父母哺育10個月以上。雌性常把幼仔背在身上,東跳西躍,這當然也要靠尾巴來幫助,同時幼仔為了安全,也常把自己的尾巴纏繞在雌性的尾巴根上。有時候,雌性用尾巴當作手臂,懷抱著自己的幼仔。
幼仔在3-4歲時性成熟,壽命一般在20年左右,最多可達27年以上。幼仔開始緊抱在雌性腹部,大約4個月后便轉到雌性背上去了。(本文所有蜘蛛猴圖片,均為作者拍攝)
看完你是不是覺得蜘蛛猴的小日子因為“第五只手”過的特別爽?羨慕可以在林間自由穿梭的蜘蛛猴~下周我們繼續(xù)跟隨李湘濤老師云游北京動物園吧~
本文作者:李湘濤,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員,中國鳥類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動物學會理事。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