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6月,中國臺灣發(fā)生了一件極為可怕的事情,知名企業(yè)家族金蘭醬油第二代董事長鐘秋桂,篤信從日本得到的一個偏方,在自家別墅親自飼養(yǎng)蝸牛,并像生魚片一樣生食,以為可以預防多種疾病。結(jié)果全家都劇烈頭痛、發(fā)燒、嘔吐、視力模糊及神智異常,送醫(yī)后一家三代5人不治身亡,只有次子在海外得以幸免。
鐘家究竟食用了什么蝸牛?為什么會釀成如此慘禍,幾近滅門呢?
非洲大蝸牛的詭異愛情生活
這種蝸牛就是鼎鼎大名卻又惡名昭著的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是世界上百大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非洲大蝸牛是腹足綱的陸棲蝸牛,個大肉多,一般成體長七八厘米,最大的可長到20厘米甚至更長。1978年12月,吉尼斯認證的世界最大陸地蝸牛就是一只非洲大蝸牛,長達39.3厘米,重900克。
非洲大蝸牛4個月就能長大成“牛”,但長為成體后依然會緩慢生長,不會停止,其壽命大約3到5年,最長的可以存活10年。
非洲大蝸牛的殼略呈紡錘形,通常是棕色的,但隨著飲食種類的不同,還呈現(xiàn)其它多種顏色。其外殼特別堅硬,具有所有蝸牛物種中最高的重金屬含量。
非洲大蝸牛飲食多樣,其菜單上的植物種類超過500種,對農(nóng)作物和植物都造成嚴重破壞,是世界上最具破壞力的蝸牛之一,甚至連油漆、石膏和灰泥都吃,有時連其它蝸牛、地衣、真菌和一些動物也不放過。
非洲大蝸牛不僅能吃,而且能生,這是因為它雌雄同體,同時擁有雄性和雌性生殖系統(tǒng),可以同時產(chǎn)生精子和卵子。但它們一般不能給自己受精,還是需要和另外一只蝸牛交配,這讓它們的“愛情”變得極為詭異。
通常年輕蝸牛只會產(chǎn)生精子,較老的蝸牛才同時產(chǎn)生精子和卵子,所以在非洲大蝸牛中,年輕的蝸牛會和年老的交配;當然,年老的蝸牛相互之間也會交配,它們會將兩套生殖器糾結(jié)在一起,互相授精。
最讓人奇怪的是,蝸牛在交配前會互相射出“丘比特之箭”,將一種叫“戀矢”(love dart)的箭鏢射向?qū)Ψ?。只不過丘比特射的是心,蝸牛眼神不好,箭往往會隨意插在對方身上,有的甚至會射到其它地方去。
蝸牛射出丘比特之箭的時機是在快要交配的時候,在此之前它們會進行長達半個小時的“前戲”。可能是太過激動,有的蝸牛還會射出多支戀矢在對方身上,力道掌握不好的時候——好吧,它們可能根本就沒想過要掌握力道——甚至會射入對方的內(nèi)部器官,或刺穿身體及頭部,從另一側(cè)穿刺出來。另外也有三分之一的戀矢沒有射入身體就掉下來,或者沒有射中。
想想這個場面吧,其它動物交配的前戲是相互愛撫,情意綿綿,蝸牛的前戲是舉箭互射,傷痕累累,但這并不妨礙它們的后續(xù)交配,通常需要兩個小時的時間,它們才能完成精子的轉(zhuǎn)移。為什么蝸牛在交配前要互相傷害,把箭插在對方身上呢?此前科學家們也百思不得其解,后來的研究才發(fā)現(xiàn),這些戀矢的粘液中包含利己素( allomone),可以促進雌性的精子保存機制,這讓它們交換的精子可以在體內(nèi)保存2年,隨時可以讓卵子受精。非洲大蝸牛的戀矢是碳酸鈣形成的,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產(chǎn)生。其它物種也有幾丁質(zhì)和軟骨,并且形狀不同,包括刺、箭、匕首、飛鏢甚至有帶葉片的;長度也不一樣,最長的可達3厘米,科學家們可以借此區(qū)分不同的有戀矢的物種。一些人甚至認為,丘比特之箭的神話可能就是來自于蝸牛的戀矢。蝸牛一個窩卵可產(chǎn)約200枚卵,一年可以產(chǎn)5到6個窩卵,孵化率約90%,這意味著一只蝸牛一年就可以生出1000個左右的崽子。如此生猛的生育能力,非洲大蝸牛家族想不繁榮昌盛都不行,能夠阻止這一切的,就只有食物和天敵的多寡了。
非洲大蝸牛入侵全世界
非洲大蝸牛原產(chǎn)于東非肯尼亞和坦桑尼亞,是一種常見美食,集市上經(jīng)常都有售賣。
正是因為非洲大蝸牛個大肉多,當?shù)厍蜃兊迷絹碓叫。藗冎肋@個物種后,就開始以食物和寵物為目的,將它帶往世界上各個地方繁殖。
非洲大蝸牛1936年作為教育和寵物目的進入夏威夷,因為人們覺得把它放在自己的院子里太酷了,然而他們很快就為這種酷付出了代價,非洲大蝸牛在夏威夷攻菜地掠田園,很快就泛濫成災。
為了控制非洲大蝸牛,1955年,一種肉食類的玫瑰蝸?;蚍Q食人蝸牛,從佛羅里達州被引入了夏威夷,肩負起剿滅非洲大蝸牛的重任。結(jié)果非洲大蝸牛依然活得自在精彩,夏威夷本地的8種蝸牛反而被玫瑰蝸牛徹底滅絕了,導致玫瑰蝸牛也被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列入了世界百大入侵物種之一。
1966年,佛羅里達州邁阿密一位小男孩到夏威夷度假,看到酷酷的非洲大蝸牛,就帶了三只回到佛羅里達。結(jié)果非洲大蝸牛開始反攻玫瑰蝸牛的老巢,很快就泛濫成災,佛羅里達州不得不每年花費100萬美元,用了10年之間將其徹底清除。然而在2011年9月,邁阿密又發(fā)現(xiàn)了非洲走大蝸牛的蹤跡。
二戰(zhàn)期間,美軍也曾將非洲大蝸牛作為糧食儲備引入南太平洋島嶼,結(jié)果這些蝸牛根本不守軍令,想方設(shè)法逃到周圍環(huán)境中,導致了這些島嶼上非洲大蝸牛的泛濫。
目前非洲大蝸牛已入侵全球,廣泛分布于亞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濕熱環(huán)境中。
中國臺灣目前全境都有非洲大蝸牛的蹤跡,引進它的是一位日本籍教授,1932年他擅自從新加坡將非洲大蝸牛引入臺灣。好在臺灣人民吃貨甚多,一道廣受歡迎的“炒螺肉”讓非洲大蝸牛不至無法收拾,然也付出了四百多人染病,15人死亡的代價。
非洲大蝸牛進入中國大陸,則是在1931年,一位華僑從新加坡運回中國的植物中無意夾帶了非洲大蝸牛的卵和幼螺,此后就一發(fā)不可收拾,從廈門逐漸傳播到福建其它地區(qū),以及廣東、廣西、云南、海南、臺灣、香港等地。
非洲大蝸牛世界最強吃貨都不敢吃
在是不是個物種都要泛濫的美國,非洲大蝸牛泛濫成災估計沒有什么人會想不通。然而如此個大肉多,美味多汁的蝸牛,在中國竟然也泛濫起來了,實在讓人覺得不可理喻。難道號稱地球最強吃貨的中國吃貨們戰(zhàn)斗力急劇下降了?
其實不是中國吃貨戰(zhàn)斗力下降,而是吃貨們的膽被徹底拈了。金蘭醬油家族慘遭非洲大蝸牛滅門,還有十多人死于吃螺肉,都是因為非洲大蝸牛是多種病原體和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尤其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廣東住血線蟲。
廣東住血線蟲又稱鼠肺蟲,以腹足綱物種作為中間宿主,透過血液、腦部及肺部傳染鼠只,寄生在老鼠肺部而得名。人類感染鼠肺蟲后,可導致細菌性腦膜炎,引發(fā)頭痛、惡心、嘔吐及四肢的異常感覺,有時候會引發(fā)嚴重的并發(fā)癥,導致神經(jīng)系統(tǒng)嚴重紊亂甚至死亡。
2010年,澳大利亞一位19歲的橄欖球員山姆·巴拉德,就因為和朋友打賭生吃了一只花園蛞蝓(鼻涕蟲),感染鼠肺蟲導致嚴重的嗜酸性腦膜炎,昏迷420天后醒來,但頸部以下全身癱瘓,需要24小時不間斷的全面護理。然而8年后,他仍然因為病情嚴重而去世。
非洲大蝸牛中的鼠肺蟲是如此厲害,以至于吃這些蝸牛的蝸牛也容易受到感染。
不過,只要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非洲大蝸牛還是可以作為一道美食來享用的。在中國卻沒人敢吃,感覺真的好浪費美食啊。當然,鑒于其惡名昭著,反正我是不敢下嘴的了。
但非洲大蝸牛食性廣,生長快,蛋白質(zhì)豐富,還容易飼養(yǎng),美軍都要將其作為活肉儲備,可見其作為特殊情況下食物源的潛力。如果能扼制其寄生蟲的生長,或通過某種烹調(diào)方式確保食用安全,或許非洲大蝸牛還真是一道上好的美味呢。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guān)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