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 吉尼斯世界紀錄網(wǎng)站20日說,享有世界在世最長壽老人頭銜的瑪麗亞·布蘭亞斯·莫雷拉19日在西班牙一家養(yǎng)老院去世,享年117歲168天。
長壽到底是什么決定的呢?
近日,《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在線發(fā)表了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金鋒研究員的綜述文章。文章對近年來腸道微生物與長壽之間關系的研究進行了綜述,修改了很久以來人們對長壽認識的誤區(qū),認為長壽是一種天命,家族與生俱來。研究揭示了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腸道微生物群調整而獲得健康的長壽,而不是簡單的壽數(shù)。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健康長壽主要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而致力尋找與長壽相關的基因。近年來的研究顯示基因對人類健康長壽的影響其實較小,僅10%–15%。除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健康長壽更多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其中腸道菌群發(fā)揮重要作用。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與老年人和非健康百歲老人相比,健康百歲老人的腸道菌群明顯不同。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蝙蝠和裸鼴鼠這兩類超級長壽的哺乳類也擁有顯著不同的腸道菌群。
無菌培養(yǎng)、糞便菌群移植和益生菌補充的研究結果進一步為腸道菌群影響宿主健康長壽提供了直接的證據(jù)。無菌培養(yǎng)的果蠅和秀麗隱桿線蟲的壽命顯著增加;將來自于年輕小鼠的糞便菌群移植到老年小鼠顯著延長了老年小鼠的健康壽命,相反的移植則縮短年輕小鼠的壽命;補充特定益生菌(主要是特定的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能夠顯著地延長果蠅、秀麗隱桿線蟲和小鼠的健康壽命。大量的隨機對照實驗結果顯示,補充益生菌能夠促進老年人的健康衰老,并延緩衰老相關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腸道菌群主要通過五條信號路徑促進健康長壽。首先,通過產(chǎn)生豐富的色氨酸代謝物、吲哚衍生物、短鏈脂肪酸和膽汁酸,腸道菌群能夠增強腸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其次,通過分泌大量的犬尿氨酸、短鏈脂肪酸和膽汁酸,腸道菌群促進抗炎免疫細胞的增殖,進而降低炎癥性衰老。第三,腸道菌群及其釋放的短鏈脂肪酸能夠改善營養(yǎng)感知信號通路,包括雷帕霉素靶點通路、胰島素/類胰島素生長因子通路、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通路和去乙?;竿贰5谒?,通過產(chǎn)生豐富的莢膜異多糖酸、甜菜堿、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和尿石素A,腸道菌群能優(yōu)化線粒體功能。第五,通過釋放豐富的色氨酸代謝物、吲哚衍生物、短鏈脂肪酸、膽汁酸和神經(jīng)遞質,腸道菌群能有效地改善心血腦管疾病、癌癥以及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等衰老相關疾病。
深入了解腸道菌群對健康長壽的影響及其機制有利于今后應用以調控腸道菌群為靶點的方法促進人類的健康長壽,預防衰老相關疾病,前提是確定促進健康長壽的特定菌株。雖然已有的大量研究分析了百歲老人的腸道菌群結構,至今還未篩選出特定的長壽菌。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多種影響百歲老人的菌群結構的混合因素,包括遺傳、生活方式、疾病情況和藥物使用等。即便如此,大量研究一致性地發(fā)現(xiàn)與老年人和非健康百歲老人相比,健康百歲老人腸道中的變形菌門和普雷沃氏菌屬顯著增加。變形菌門和普雷沃氏菌屬通常被認為是條件性病原菌,并與人類的多種炎癥性疾病相關。然而,令人驚訝地是,百歲老人能夠在擁有豐富變形菌門和普雷沃氏菌屬的情況下保持健康,這似乎說明他們之間存在著可能的共生關系,也可以解釋為人類應當始終生存于溫和的促炎和抗炎平衡之間,以獲得最大的免疫效應。
類似的共生關系也存在于坦桑尼亞哈扎人以及蝙蝠和裸鼴鼠中。了解百歲老人與變形菌門和普雷沃氏菌屬的共生機制可能為應對衰老相關疾病和促進健康長壽提供一定的參考。變形菌門和普雷沃氏菌屬與百歲老人的共生可能起源于生命早期的接觸,生命早期接觸條件致病菌甚至是特定的致病菌能夠降低成年后對它們的免疫反應進而產(chǎn)生免疫耐受。自然界中的土壤、植物、水源和動物均是變形菌門和普雷沃氏菌屬的主要來源,已有研究的確也發(fā)現(xiàn),百歲老人通常出生并長期生活在富含土壤、植物、水源和動物的鄉(xiāng)村。
除了早期接觸變形菌門和普雷沃氏菌屬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夠通過影響腸道菌群促進健康長壽。百歲老人通常具有多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攝入更多的健康和有機食物、適當運動、擁有更好的睡眠質量和良好的社會交往活動。而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被發(fā)現(xiàn)能夠有效地增加腸道菌群來源的短鏈脂肪酸含量,而短鏈脂肪酸能夠通過廣泛地參與調控之前提及的“長壽信號路徑”來促進健康長壽。
圖1 健康的腸道微生物保護人類,大幅度降低認知障礙、帕金森等老年退行性疾病以及癌癥發(fā)生風險
這些研究最積極的提示就是:長壽基因并不是優(yōu)越的天命,任何人都有機會積極改變自己的一生跨度。自然健康的長壽還是依靠醫(yī)藥掙扎著長壽,腸道菌群和健康食物起更重要作用。
文章第一作者為四川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羅佳副教授,第二作者為腸腦心理學實驗室粱姍研究員,通訊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金鋒研究員。
了解詳情,請閱讀全文
Gut microbiota and healthy longevity.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DOI:10.1007/s11427-023-2595-5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